多么好养生网/养生常识/饮食养生/四季养生/养生保健/养生人群/中医养生/运动养生/养生食材/养生菜谱/标签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四季养生 > 夏季养生 > > 正文

夏季要防好六条虫 否则严重可致死亡

导读: 酷暑的到来,意味着更丰富的美食和活动:野营、游泳、烧烤、海鲜但你可曾想到,稍有不慎,皮肤、肝脏、肠道、甚至大脑,都可能感染虫子,严重可致死亡!夏季来临,专家忠告要防好六条虫。1、肺吸虫:随醉蟹入口,能全身游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让江浙一带的醉蟹火遍全国。纪录片中一位上海的中年女士用活螃蟹加黄酒,腌制出的醉蟹蟹肉白嫩、蟹膏流油,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。随着醉蟹入口,肺吸虫也堂而皇之地进入肺里。宁波市每年都会查出60~80例肺吸虫病,其中大部分是吃醉蟹、醉虾导致的。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防治所所长张劼

夏季要防好六条虫 否则严重可致死亡

  5、弓形虫:和人一样爱吃涮锅

  “来我们科看弓形虫感染的备孕或孕妇比较多,再就是吃涮锅后的人。”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副院长、感染科主任朱丽影介绍,弓形虫病最会隐藏,除了接触过猫狗,最多的原因就是涮火锅一味追求鲜嫩口感,肉片入锅蘸蘸热水就出来,真是名副其实的“涮”。不少患者查出弓形虫还以为检查结果有误,明明家里家外都不接触猫狗,气呼呼找医院理论,在感染科才了解真相。

  一般来说,羊群中弓形虫的感染率为61.4%、牛为13.2%,弓形虫的幼虫往往藏匿在这类受感染的动物肌肉细胞中,肉眼是无法看到的。人们吃火锅时,往往只把肉片稍稍一烫,这种短暂的加热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细胞内的弓形虫幼虫。

  正常人感染弓形虫绝大多数没有症状,或者症状很轻。只有少数人初次感染(或称原发性感染)时有发热、淋巴结肿大、头痛、肌肉关节痛和腹痛,几天或数周后随着人体产生免疫力,症状消失。但是,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或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,弓形虫感染便会转为急性或亚急性感染,这时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,有的甚至发生严重的后果。

  吃火锅时,火锅肉要切薄、煮熟。涮火锅时各类肉制品要煮熟,使食物在火锅汤料温度达到100℃时涮煮并保持一定的时间,目测鸡肉、鱼肉变成白色,猪牛羊肉变成浅褐色,虾蟹变成橙红色,加热食物的体积较大时,要延长加热时间。

  6、颚口线虫:爱在皮肤下挖隧道

  白白的皮肤上,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红色线条,就像虫子爬过一样。其实,这不是虫子在表皮爬过,而是寄生虫在皮肤下“挖隧道”呢。祸首不是别的,就是颚口线虫!

  和体内其他寄生虫相比,这条虫子活得比较憋屈,只能以幼虫形式存在,不能发育成成虫,所以就在体内乱窜发泄不满。

  “曾有个女性患者,因皮肤瘙痒、红肿,怀疑是荨麻疹,对症下药后,却总不见效,后来,皮肤看上去就像一幅‘地图’,血常规检查后发现,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上升,医生怀疑是感染了寄生虫,检测结果显示是颚口线虫感染。追溯源头,发现是因为吃了爆炒鳝鱼。”袁正丽说,除皮肤上的表现外,感染此虫后,有的还会有低烧的表现。

  “之前,还有个20多岁的女孩儿,听说生吃泥鳅能去火,为了祛脸上的青春痘,就试着吃了两条,没想到,痘痘没祛成,却惹上一身病。反复发低烧,去医院也查不出问题来。后来又出现腹胀、腹泻等问题,折腾了一个多月。到最后,也是被确诊感染了颚口线虫病。”袁正丽提起了前几年的一个生吃泥鳅引起线虫感染的病例。

 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曾做过一个课题,为追踪颚口线虫的来源,他们曾采购了10斤黄鳝,然后解剖分离,结果让人大吃一惊:平均每斤黄鳝体内居然有25条颚口线虫。

  “生吃泥鳅能去火”,前几年,某所谓养生专家的这个偏方害了不少人,很多人不仅没去火,还吃出了寄生虫病。

  袁正丽介绍,颚口线虫的成虫寄生在猫狗等身上,其幼卵随猫狗的粪便排出体外,进入水中后,最终寄生在泥鳅、黄鳝、青蛙等身上,如果人吃了未煮熟的泥鳅(一般在70℃以上高温加热4~5分钟才能杀死)等,幼虫就会进入体内。

  除了在皮肤游走外,幼虫还可能会“流窜”到内脏,到达肺部,引起咳嗽、胸痛等;如果钻入眼睛,可能会引起感染,甚至失明;最可怕的是,如果幼虫钻入中枢神经系统,可能引起颅内感染、颅内高压,有生命危险。

  感染了颚口线虫后,血常规检查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上升。如果怀疑是感染此病,最好及时将血液样本送到相关的寄生虫病研究机构做检测,确诊后,一般通过吃打虫药即可治愈。

频道推荐

常识饮食保健中医